进一步完善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体系,结合产业结构调整,适时增加标准中污染物项目数量,修订污染物排放限值,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和排放控制要求。

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29.9%,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70.1%,重度污染占2.2%,无严重污染。与11月份相比,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下降4.8个百分点。

等离子表面处理加工原理

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依次是拉萨、福州、张家口、海口、厦门、承德、昆明、大连、惠州和兰州,其中,厦门、昆明和兰州空气质量较上月有明显好转,拉萨、福州、张家口、海口、承德、大连、惠州空气质量继续保持稳定。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发布了2013年12月份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、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。与11月份相比,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降低45.6个百分点。拉萨、昆明、张家口3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80%以上,厦门、承德、福州等9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50%-80%,邢台、衡水、邯郸等62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%。珠三角地区超标天数以PM2.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,占超标天数的91.2%。

与11月份相比,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降低24.1个百分点。与11月相比,京津冀地区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有所降低,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明显降低,表明进入冬季后,三区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煤改气所面临的气短困境。

燃气产业的定位应是能源行业,而后才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、消除雾霾现象的工具。遭遇三大瓶颈煤改气并非新词,早在前两年,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实行气化计划,但实行效果仍不理想。据能源分析师陈芸颖介绍,为推进煤改气,地方政府一般会配套相关政策,有的正面鼓励,有的则是负面惩罚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也成为制约因素之一。

业内人士认为,在我国天然气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形下,应对煤改气进行科学规划,既要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价格机制的进一步理顺,也应加快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,适时、适度、适量地推进燃气产业发展。燃气的市场价格为每立方米3元~4.5元左右,折合每千瓦时热值的天然气价格为0.3元~0.45元。

等离子表面处理加工原理

数据显示,每千瓦时热值的天然气价格大约是同样热值煤炭价格的3至5倍。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,推行效果难免大打折扣。煤改气应以城乡居民和第三产业用气为主。二是持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。

对于整改不到位的企业,政府同样出台了相应的惩罚措施。在天然气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气之前,不应将天然气用于替代燃煤发电,应适当提高燃煤电厂用煤的比重,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洁净能源供应能力。但据了解,由于气源紧张、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、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,各地煤改气进程不一,效果并不如预期。以环保名义大规模增加燃气消费占比的举措必然催生更多问题,适时、适度、适量地推进燃气产业发展才是当务之急。

各地财政基础不同,部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对企业的配套补贴难以落实,企业的心不甘、情不愿容易理解。在鼓励方面,各地一般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补贴政策配套,且部分地区的补贴标准与完成时间、锅炉蒸吨相关。

等离子表面处理加工原理

四是加快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和尾气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。据测算,除初次改造设备的支出外,后期使用方面的新增成本也很大

工业领域,单就造纸来看,若2013年造纸企业全部改气,其带来的天然气需求超过80亿立方米。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由于煤改气以后,企业的运营成本将大幅增加,若补贴不能及时到位,企业改造锅炉的积极性难有明显提高。为解决治理大气污染的压力,京津冀等区域都在争抢气源,气源不足的则面临装置到位但无气的困境。据卓创资讯估算,热力供暖每蒸吨每小时消耗天然气80立方米左右,若全国供暖锅炉改造一半,带来的需求增长就超过50亿立方米/年。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煤改气所面临的气短困境。在奖惩结合的方式下,地方政府推行煤改气的决心可见一斑。

中石化石家庄炼化总经理毕建国认为,在我国天然气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形下,如果不对煤改气进行科学规划,盲目推进只会进一步加剧天然气供需的矛盾。陕西煤业董事长华炜认为,应稳步实施煤改气,大力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。

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认为,国家层面应采取措施稳定需求,尤其应加大控制工业企业领域的需求,对煤改气政策的落实要给出相对宽松的时间表。遭遇三大瓶颈煤改气并非新词,早在前两年,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实行气化计划,但实行效果仍不理想。

燃气产业的定位应是能源行业,而后才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、消除雾霾现象的工具。业内人士认为,在我国天然气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形下,应对煤改气进行科学规划,既要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价格机制的进一步理顺,也应加快煤炭资源清洁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,适时、适度、适量地推进燃气产业发展。

他建议:一是加快天然气资源的开发,增加自主供给量。业内人士认为,气源紧张、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、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是制约煤改气发展的瓶颈。此后,各地纷纷出台相关细则,提出将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,加快了推进工商业煤改气的进程。或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是全国范围内雾霾天的步步紧逼,另一方面是各地煤改气的力不从心。

燃气的市场价格为每立方米3元~4.5元左右,折合每千瓦时热值的天然气价格为0.3元~0.45元。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国内管网与接收站仍集中于三大油集团,难以调动外部资本投资热情,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尚不完备。

据能源分析师陈芸颖介绍,为推进煤改气,地方政府一般会配套相关政策,有的正面鼓励,有的则是负面惩罚。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,在《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印染企业煤改气工作的通知》中,对于因自身原因导致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改造的企业,将实施停产整治:环保部门收回企业二氧化硫排污权,依法严格监管,电力、水务部门分别实施停水停电,待企业完成煤改气整治后恢复供电、供水。

二是持续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。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,推行效果难免大打折扣。

据测算,除初次改造设备的支出外,后期使用方面的新增成本也很大。业内人士建议,或可从气端和煤端双管齐下,寻求解决途径。对于整改不到位的企业,政府同样出台了相应的惩罚措施。三是制订天然气利用的全局性规划。

奖惩并举改气2013年9月,国务院发布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。以环保名义大规模增加燃气消费占比的举措必然催生更多问题,适时、适度、适量地推进燃气产业发展才是当务之急。

煤改气应以城乡居民和第三产业用气为主。在天然气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气之前,不应将天然气用于替代燃煤发电,应适当提高燃煤电厂用煤的比重,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洁净能源供应能力。

在鼓励方面,各地一般会有相应的奖励或补贴政策配套,且部分地区的补贴标准与完成时间、锅炉蒸吨相关。据公开报道,2013年我国供气缺口达100多亿立方米,华北地区缺口尤为严重。